磨墨濡毫 mó mò rú háo
磨墨濡毫的意思
濡:湿;毫:毛笔。磨好墨,把毛笔润湿。指动手写文章。
成语词典:磨墨濡毫
毫不犹豫:毫:一点儿;犹豫:迟疑,拿不定主意。毛泽东·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一点儿也不迟疑。第二次杜修经、杨开明来,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。”
明察秋毫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 形容目光敏锐,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。察:看出。秋毫: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。
不可磨灭:磨灭:消失。永远消失不了。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。
耳濡目染:经常听到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唐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擩(通“濡”)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濡(r ú):沾湿。染:沾染。
墨守成规:墨守,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,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。成规,现成的规则、方法。形容死守老规矩,保守固执,不求改进。
毫不介意:丝毫不往心里去。
分毫无爽:比喻没有丝毫差错。同“分毫不爽”。
切磋琢磨: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“切”,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“磋”,把玉加工成器物叫“琢”,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“磨”。比喻互相商量研究,学习长处,纠正缺点。
毫不迟疑:毫:一点儿。一点儿也不迟疑。
毫无疑义:疑义:可疑的道理。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。
毫无美感:完全没有能让人感受到的美丽、美好的感觉,多形容事物在外观、形式、内涵等方面无法引起人们对于美的体验。
失之毫厘: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毫厘:长度的小单位,十毫为一厘。
卸磨杀驴:比喻达到目的以后,就把曾给自己出过力的人除掉。
洞察秋毫:洞察:看得很清楚;秋毫: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,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。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毫无二致:二致:两样。丝毫没有什么两样,指完全一样。
毫无瓜葛:瓜葛: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,能缠绕或攀附在别的物体上,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,或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。毫无瓜葛就是指没有任何关联或牵连。
好事多磨:好事情在实现、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。
相濡以沫:泉水干涸,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(语见《庄子·大宗师》)。后用“相濡以沫”比喻同处困境,相互救助。
游回磨转:犹言团团转。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
铢分毫析:指细微地分析。
磨砻砥砺: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。
磨形炼性:指锻炼身心。
历世磨钝:激励世人,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。同“历世摩钝”。
濡沫涸辙:濡:沾湿。本指泉水干竭,鱼儿相互吐沫湿润。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。
斧钺刀墨:斧钺: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,泛指刑罚中的杀戮;刀墨:指黥刑,泛指罪犯。对罪犯施以刑罚。
不拘绳墨: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、豪放,超逸不羁。
挥毫落纸:挥动毛笔写字或作画。唐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诗:“挥毫落o?如云烟。” 毫:毛笔。
虎墨沉香:说墨汁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会发出特别的清香味。
分毫析厘:毫、厘: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;析:剖析。分析一毫一厘。形容分析细微。
白圭可磨:圭:古代玉器名,长条形,上端作三角状。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,人说错话就没有办法了。
浮笔浪墨:指多余累赘的文字。
两眼墨黑:比喻十分陌生。
孔席墨突: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处周游,每到一处,坐席没有坐暖,灶突没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。形容忙于世事,各处奔走。
析毫剖厘:分解剖析极为细小的事物。形容分析仔细而透彻。
翻墨涂鸦:文章、书法、绘画的作者谦称自己作品的谦词。
消磨岁月:消磨:虚度。虚度年月。
笔墨之林:斯文萃集的地方。
临时磨枪:临:到,快要;枪:梭镖,长矛一类的兵器。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。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。
引绳切墨:木工拉墨线裁直。用以比喻刚直不阿。
吮毫搦管:搦:持、拿;管:指毛笔。磨好墨汁,把毛笔沾湿。常指写文章构思、动笔的神态。毫:毛笔的笔尖;吮毫:将笔尖含在口中,指以口润笔;搦管:执笔。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。也指凝神遐想,进行写作。近义词:怀铅提椠。
磨穿铁砚: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。形容发奋读书,持久不懈。《新五代史·桑维翰传》:“初举进士,主司恶其姓,以为‘桑’‘丧’同音。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,可以从佗(通“他”)求仕者,维翰慨然。…铸铁砚以示人曰:‘砚弊,则改而佗仕。’卒以进士及第。”
文人墨客:泛指文人、文士。
秋毫无犯:形容军队纪律严明,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。”
贪墨成风:墨:不洁;贪墨:官吏受贿。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。形容吏治腐败。
毫无鸭梨:毫无压力的意思。
一丝一毫:丝毫。
油回磨转:犹言团团转。形容非常着急的情态。
朱墨烂然:朱墨:朱笔和墨笔;烂然:光明的样子。形容读书勒奋。
磨牙费嘴:指反复琐碎的谈话或争论。
策顽磨钝:鞭策愚顽,磨砺迟钝。极言勉力奋进。
笔诛墨伐: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毫不含糊:态度明确坚定。
笔墨官司:喻指用文字来进行的辩论、争执。
磨砺以须:磨快刀子等待。比喻做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
墨绖从戎:亦作“墨縗从戎”。古代居丧,在家守制,丧服用白色;如有战事须任军职者,则服黑以代,谓之“墨絰从戎”。
毫发无遗:一点遗漏都没有。形容非常细致周密。
秋毫之末: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。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。
墨客骚人:墨客:文人;骚人:诗人。泛指文人。
磨搅讹绷:纠缠捣乱,欺骗讹诈。
胸无点墨:形容读书太少,文化水平极低。
分毫不取:一个钱也不要。比喻不计报酬。同“分文不取”。
毫厘丝忽:古代“分”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。喻指极微细的事物。
毫不动摇:丝毫也不改变,一点都不动摇。
践墨随敌:根据敌情的变化,来实施计划。
纤毫无犯:形容军纪严明,丝毫不加侵犯。《北齐书·元景安传》:“顯祖 聞之,遣使推檢,同行諸人贓汙狼藉,唯 景安 纖毫無犯。”
大处落墨:绘画或写文章在主要的地方下工夫,比喻做事从主要的地方着眼,不把力量分散在枝节上。
毫发毕现:形容完全显露出来或暴露无遗。
枉墨矫绳:比喻违背准绳、准则。
磨铅策蹇:磨钝刀,鞭蹇驴。比喻勉力而为。
形之笔墨:形:描写。用笔墨把它写出来。
磨磨蹭蹭:行动迟缓,做事拖拉。
洗濯磨淬:指修养锻炼。
断纸余墨:零星或残存的墨迹。《宣和书谱·詹鸾》:“彩鸞 以書《唐韻》名於時,至今斷紙餘墨,人傳寳之。”《宣和书谱·蔡京》:“而 京 獨神會心契,得之於心,應之於手,可與方駕,議者謂飄逸過之。至於斷紙餘墨,人争寳焉。”
翰林子墨:语出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雄 從至 射熊館,還,上《長楊賦》,聊因筆墨之成文章,故藉 翰林 以爲主人,子墨 爲客卿以風。”后因以“翰林子墨”泛指辞人墨客。宋 曾巩《宜黄县学记》:“其書,經史百氏、翰林子墨之文章,無外求者。”按,翰林子墨之文章,指诗赋而言。
挥毫命楮:毫:毛笔;命:使用;楮:木名,可造纸,借指纸。指开始写作。
磨穿铁鞋:形容长途跋涉,历尽艰辛。
引绳削墨:指木工弹拉墨线后据以锯削。比喻恪守、拘泥于成法。
画疆墨守: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。
毫无逊色:表示比得上,丝毫不差。
笔歌墨舞:指文笔奇妙精采。